市南区建立军地创安长效机制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5-09-26 来源 : 市综治办
字体大小: 打印

  近年来,市南区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军警民治安联防优势,紧紧围绕“同心协力、共治共建、重保平安、促进发展”的思路,建立起“组织联建、信息联通、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教育联合”等“五联”工作机制,形成了创建“平安市南”的整体合力,有力地促进了军地、军政、军民团结。

  区委区政府把军警民治安联防与领导职务挂钩、与部门责任挂钩、与评先创优挂钩,按照“联系密切、重心下移、措施落实”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三级组织网络。区与驻军机关,街道与团、营,社区与连梯次签订治安联防责任书,把防范责任逐条落实到单位、部门和个人。推行每周一联意、每月一联议、每季一联谊制度,在遇有互涉案件、重大警卫任务和突发事件时,及时通报情况。去年以来,军地双方先后召开稳定工作会议21次,解决治安难点问题38个,维护了社会稳定。

  按照“严密组织、密切协作、快速反应”的原则,切实加强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工作。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期间,市南区依靠畅通的信息渠道,快速反应,及时对刺探军事情报的人员进行审讯,确保了军事安全。积极畅通军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绿色通道,成立由分公、检、法、司以及驻军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复杂的涉军矛盾纠纷,依法调处了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建师职楼、北航建士官楼引发的矛盾纠纷,控制了群体性上访事件,消除了矛盾隐患。

  市南区还积极整合军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思想教育活动。把海军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信号山炮台以及侵华日军旧址等列为国防教育重要场所,经常组织社区青少年和部队官兵参观,激发爱国热情。同时在各管区设立法制教育基地,开展“百件案例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活动。在八大关、湛山等街道开设青少年成长学校,依托名人、名校对社区青少年和青年官兵进行预防犯罪、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