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人民群众 致力区域发展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05-31
字体大小: 打印

    市南区委书纪郄晋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南区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立足党员真正受教育、群众真正得实惠、工作真正有新发展,一批满足群众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满意工程”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郄晋生说,市南区先进性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用先进性的实践检验市南,解难题、办实事,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市南区相继实施了建设“一刻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搭建“爱心助学桥”、健全“社会劳动就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构建“一刻钟社区放心购物圈”、创新“社情民意畅通渠道”、改善“社区群众居住环境”、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等8项“群众满意工程”。这8项“群众满意工程”先后共投入资金2800余万,其中,已建成8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4个社区医疗站;1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5处老年公寓;为全区2144户4415名低保人员发放低保金864万元;建立了市南民意访问中心,设置了“社情民意信息决策分析系统”和高效处理反馈机制,实现了“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顺民意”民呼我应的常态化;投资10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小街小巷”整治等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使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是体现在用先进性的要求发展市南,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科学建设。市南区坚持把楼宇经济作为财源经济、人才经济、信息经济、物流经济的总开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确立了以楼宇经济、金融业、软件业、旅游商贸业为重点的“一楼三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搭建发展平台,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2005年市南区实现全区生产总值205.03亿元,增长27.1%;在占青岛市0.3%的土地上,实现了全市18%的地方税收。

    三是体现在用先进性的标准衡量市南,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我们把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建设水平,作为检验执政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市南区全面实施了“社区服务项目化、社区管理网络化、居民自治规范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和全面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的“四化一加强”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并构建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投资4000多万元,加大了社区公共服务、办公服务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创新建立了街道虚拟财政体制,使街道区域内的税收与办事处收入挂钩,进一步提高了街道办事处为居民办实事的能力。社区“两委”办公经费由原来的每年2000元增加到了1.5万元。全区社区门诊、社区购物、劳动保障服务等服务点达到126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