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鲁部队支持浒苔处置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0-01-01
字体大小: 打印
市浒苔处置指挥部:
  突如其来的浒苔灾害,对我市迎办奥帆赛带来了严重影响,清理浒苔、扫清障碍,成为我市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驻鲁部队首长和广大官兵视灾情为命令,第一时间投入到浒苔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线。6月25日,海军北海舰队首长经过研究,主动提出“军民同治浒苔,携手共迎奥运”,要求参与清理浒苔,承担清理任务。市双拥办及时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做了汇报。6月26日,按照市领导指示,市双拥办主持召开了驻青部队分管首长参加的座谈会,通报情况,提出请求,明确任务。驻青各部队,紧急部署、广泛动员、认真准备、克服困难,准备打一场硬仗。6月27日上午,各驻青部队(北海舰队、潜院、青岛警备区、预备役高炮师、航院、海航训练基地、工指、三部四局、一疗、二疗、武警支队、边防支队)迅速调集3000名官兵开赴沿海一线,在14个作业点上同时打响了“围剿”浒苔歼灭战。7月3日,按照中央军委和济南军区的指示,济南军区某部6000余名官兵星夜兼程,机械化行军近200公里,从四个方向赶赴青岛,加入我市清浒战斗,7月5日,又增援兵力2700人。从7月3日至7月15日,沿海一线每天平均数千名官兵参与清浒战斗,最多的一天投入兵力达1万多人。累计出动兵力12余万人次,车辆4000余台次,船艇200多艘次,飞机17架次。
  1、领导重视、身先士卒,保证了清浒工作的顺利进行。
  浒苔泛滥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军委首长、海军首长和军区首长先后多次作出批示。海军吴胜利司令员在清浒初期就做出明确指示,要求驻青海军全力以赴,配合青岛市搞好清浒工作,不惜代价完成任务,海军参谋长助理蒋勇大校坐镇青岛指挥疏导清浒工作,先后3次到海上督导海上作业情况,并对配属舰队作业的城阳区32条渔船每船送上了600元慰问金。济南军区范长龙司令员亲临清浒一线检查部队清浒工作。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张鹤田中将把指挥部搬到了青岛,亲自参与浒苔处置方案制订,亲临现场部署任务,明确要求。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少将,政委李光中将;山东省军区司令员谈文虎少将,政委南兵军少将;某集团军军长马宣明少将,政委魏亮少将等20名将军,百余名师旅高级首长身先士卒,亲自作业,亲自出海,率领官兵战斗在清理浒苔第一线。北海舰队副政委钱建军少将,青岛警备区司令员李海宁大校,兼任省、市浒苔清理指挥部副总指挥,把清浒的事当成部队的事,出主意、想办法、定方案、抓落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并根据工作进程及时调整部署兵力,确保部队战斗力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为清理浒苔立下了汗马功劳。
  2、敢打硬仗、科学施工,促进清浒工作快速完成。各参战部队将清浒任务作为战时状态,严格要求,部队官兵发扬“越艰苦越向前,越困难越勇敢,越危险越前冲”的战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部队宗旨和作风,提出了“但使齐鲁雄狮在,不叫浒苔近海岸”的响亮口号,全力抗击浒苔自然灾害。部队在接受任务后,迅速抵达工作现场,冒高温、顶酷暑,作业在齐腰深的“浒海”中,轻伤不下火线,全力清理浒苔,展示了我军敢打硬仗、善打硬仗,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济南军区某部调集兵力8217人,承担了自团岛湾至海洋极地世界、雕塑园一线17个点的清理浒苔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科学调配兵力和装备,在任务较重的几天里,广大官兵都是从凌晨4点战斗到夜里9点,做到了随到随清、日到日清。驻青海军部队从浒苔灾害发生之初,就主动请缨,参与清浒战斗,组织3个军单位、9个师单位和上百个团单位参与清浒,同时,发挥海军在海上作业中的装备、技术、人员优势,提出了改装作业船只的建议,4808船厂连夜加班,赶制吸苔船8艘,用于海上清理,大大提高了清浒效率,在清浒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济南军区海军工指领导首先提出陆域清理实施机械化作业的建议,并修通通往海边的简易道路,实行24小时机械化作业,加快了陆域清理的速度。海军航空兵在天气条件恶劣、地方飞机无法起飞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派出直升机沿海沿岸查看灾情,为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资料,青岛警备区积极发挥驻青部队牵头单位的作用,牢记军队支援地方建设是使命所系、职责所需,把清理浒苔作为一次实兵检验,高质量地完成了清浒任务。总参61419部队、济南军区一疗、二疗等单位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战士少,干部多,值班任务重,但是在清浒清理任务中毫不退缩,每天排出干部战士值班表,由一名常委带队,轮流参加清理任务。武警青岛支队、武警边防支队官兵,虽然担负着繁重的奥运安保任务,仍然每天坚持派出数百名官兵坚持在清理浒苔的第一线。崂山消防支队、济南军区某军需仓库和北海设计院的干部战士,也主动请缨,加入到抗击浒苔灾害的第一线。
  3、拥政爱民、严明纪律,展现文明之师的风采。清浒部队广泛组织拥政爱民和群众纪律教育,引导官兵把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关心厚爱,转化为清理浒苔的内在动力,转化为拥政爱民的实际行动。广大官兵视青岛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坚持不给地方添麻烦。济南军区某部官兵主动清扫宿营地环境卫生,严格群众纪律,制定了部队管理“十条禁令”,为减轻地方负担,战士们把手套用烂了正面用背面,上一班移交给下一班;潜艇学院领导为减轻地方送饭压力,组织部队轮班作业,轮流返回部队就餐;战士们工作的海滩大多游客如织,官兵们坚持文明劳动,文明施工,秋毫无犯。一边是游客的悠闲,一边是官兵挥汗苦干;大家没有一声怨言,只有奉献。他们的行动引来青岛市民和广大游客的一致赞扬。清浒部队保持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爱民之师的良好形象。                                                                                                                                                                                                                                                                                                                                                                                                                                                                                                           
   
   
                                                                     200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