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大代表谈构筑我市人才高地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4-02-20
来源 : 青岛日报记者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实现科教兴市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人才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人代会上,如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备受人大代表们的关注。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盛永安代表说,目前,世界正处于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中的上升阶段。各国、各地区对人才的需要变得十分迫切。我市能否顺利完成发展目标,人才是一个重要因素。报告中提出构筑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无疑是必要而及时的。联系我市实际,要善于整合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才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构筑我市的人才高地。整合人才资源并不仅仅意味着引进人才。单纯以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有其局限性,我们要采取包括聘任制在内的多种形式吸纳人才。此外,还要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给他们搭建足够大的舞台。
海慈医疗集团海慈医院副院长郭建代表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自从海慈医院大力实施“引智”工程以来,已先后引进多名专业拔尖人才,医院的医疗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随之有了很大的提升。郭建说,不仅要重视外来人才的引进,同时更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目前,“引智”工程为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津津乐道,甚至产生言必称“引智”的倾向。对此,盛永安代表认为,在适合的岗位发挥个人的优势才是真正的利用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途径在于人尽其才。如果让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从事一项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将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因此,要制定相关政策,激励人才在适合的岗位更好地发挥作用。
伴随着我市加快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基地步伐的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经愈加迫切。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青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专职主任马鸿冰代表说,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这样才较为稳定。我们既需要专业性强的高层次人才,也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他说,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目前越来越受重视。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马鸿冰说,培养高技能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以青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该校有36个专业,但现有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将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郭建说,构筑人才高地,还要为人才提供更加宽松灵活的机制,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要进一步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等制度,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同时,青岛还要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术氛围,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才来岛城“筑巢”。本报记者姜慧丽
四方区代表团的代表回到房间后,继续认真审议《报告》,特别是围绕如何振兴老工业区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