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大舞台 集聚大智慧
——十届青岛市政协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高委员履职能力综述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7-12-25
字体大小: 打印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也在委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政协履行职能水平的关键所在。
  十届青岛市政协换届伊始,就提出了“搭建团结和民主舞台,集聚建设与发展才智”的基本工作思路和“建言献策求深、专题调研求真、反映民意求实、活动方式求新”的工作要求。按照这一基本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本届政协创新形式、拓宽渠道,构筑履职大舞台,充分发挥了委员的主体作用,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思路,夯实基础建平台
  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此市政协着力拓展平台,提供有效载体,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委员的素质,提高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行职能的能力。
  建立学习报告会制度,搭建学习平台。在坚持已有的委员培训制度的基础上,市政协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举办委员学习报告会的实施办法》,规定每年根据形势需要举办2-3次委员学习辅导报告会。2005年至今,市政协共举行了9次报告会,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分别围绕“十一五”规划编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石油化工工业发展、城镇化改革、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等专题对委员进行辅导,共计1800余人次参加。报告会进一步拓宽了委员的知识面,促进了委员履职能力的提高。
  利用多种形式,搭建知情平台。知情明政是委员参政议政的必要前提,知之愈详,则议之愈确。为此市政协积极营造知情问政环境,让委员多知情、知实情,为他们多出招、出实招,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这些年市政协充分利用政协例会的大会发言和小组座谈、集体视察和专题调研、撰写提案及反映社情民意、推荐委员担任有关职能部门的社会监督员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委员于多层次多角度的各种活动中,既开阔了视野,又拓宽了知情面,增强了委员履行职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完善激励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市政协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委员职责,确保委员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些年先后制定了《政协青岛市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委员参加活动履行职责的有关规定》等直接涉及委员的制度就有十余项。2005年市政协还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同时配套制定了“优秀市政协委员”、“先进委员活动组”、“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评选办法,2006年底首次开展了优秀政协委员、先进委员活动组、优秀社情民意信息的评选活动,并在2007年的十届政协五次全委会上对获奖者给予隆重表彰。评选活动在委员们中间引起积极的反响,促进了经验交流,大大激发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热忱,进一步增强了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
  拓宽领域,各展所长显优势
  十届青岛市政协为进一步拓展委员活动渠道,丰富委员活动形式,在充分发挥各专委会作用、组织好界别活动组活动的基础上,对委员活动方式和渠道进行探索创新,并取得明显实效。
  组建区域活动组,拓宽活动渠道。换届后,市政协出台《关于组建委员区域活动组的意见》,将委员按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编为23个活动小组,依托全市12个区、市政协,按年度计划组织学习、调研、视察、联谊等活动,每年给各组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由于委员区域活动聚集了不同界别的委员,智慧更加互补、视野更加开阔、形式更加灵活、团队作用更加突出。委员们组织起来更方便了,活动的次数增多了,交流的内容丰富了,建言献策质量也更高了。仅2006年,全市23个活动组就组织活动60多次,其中市南区第8组组织委员开展了6次活动,大大超过了有关文件中规定的每年活动2次的要求。活动中,委员们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并以活动小组的名义先后提出“加强综合治税,避免税收流失”、“大力促进IT产业发展”等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别具特色的委员区域活动作为参政议政的一种新途径,成为委员界别活动的有益补充,为政协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生机和活力。
  搭建各种载体,拓宽活动空间。在拓展活动渠道的同时,市政协还搭建各种载体,为委员发挥作用开拓空间。为最大限度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市政协积极选择和探索与中心贴近、委员参与面广、优势明显的活动载体,推动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如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一位政协委员做一件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好事、实事;围绕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一件有分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或参与一次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的活动。还有各专门委员会根据界别特点,每年不定期开展送医药、送科技、送文化“三下乡”活动等。这些活动扩大了委员参加活动的覆盖面,提高了活动的参与率,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拓宽了空间。
  改进视察方法,创新活动形式。视察是委员发挥主体作用,充分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市政协在为委员视察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还着力改进视察方式,进一步提高视察质量和水平。过去视察一般都是单独安排进行,但从2006年开始,市政协还把视察和常委会议相结合,根据议程和议题在会议期间穿插安排一次视察活动,并吸纳部分委员参与。今年,市政协在召开十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时,组织了100多名常委和委员视察了青岛石油化工工业发展和大造船等大项目建设情况。这种视察与会议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会议更加生动活泼,还使委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更务实地建言献策,提高了视察活动的质量。
  强化服务,情系委员树品牌
  政协机关是政协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对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五年来,市政协注重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
  开展“情系委员”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近年来,市政协机关深入开展了“情系委员”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强化机关干部的宗旨观念,树立为统一战线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为政协工作服务的意识,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尽力为委员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政协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力求把政协机关真正办成“委员之家”,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履行职能搞好服务。
  建立健全与委员联络沟通机制。2004年,市政协为加强与委员的联络沟通,专门成立了工作部门来负责这项工作,从而更加规范和强化了对委员的各项服务;为提高联络服务的质量,建立了与委员联系的网络系统,健全了委员的电子信息库及短信数据库,目前已累计向委员发送4万余条手机短信;他们还开发了电子邮箱的网络存储功能,建立了市政协与各委员之间安全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为委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服务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