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市二○○七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二○○八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登)——二○○八年一月五日在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01-21 来源 : 青岛日报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财政局局长  徐镇绥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对财政经济工作的各项要求,努力增收节支,严格依法理财,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完成了当年各项预算收支任务。
  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1070.5亿元,增长38.8%。其中,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2.6亿元,增长29.5%。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5.7亿元,增长26.2%,全市各级财政均实现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2007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是:
  (一)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1. 财政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2.6亿元,增长29.5%。2003—2007年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达到28.9%,比上个五年平均增幅高出9.7个百分点,成为我市历史上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
  2.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一批新开工企业开始纳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逐步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2007年,全市制造业完成地方税收60.5亿元,增长34.3%。第三产业提供的地方税收为163.3亿元,增长31.8%。
  3.区(市)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五个县级市辖区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增长31.9%,高出全市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共有八个区(市)收入增幅超过30%。财政相对困难的平度、莱西和四方辖区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至此,所有区(市)辖区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10亿元,区(市)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和谐发展取得新突破,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支出大幅增长
  1.财政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促进了新农村建设。2007年财政支持“三农”具有投入大、政策实、措施多、机制新的特点,市本级财政“三农”投入15.6亿元,其中预算安排14.4亿元,增长22%,预算执行中又从超收收入中追加1.2亿元。
  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直补、库区移民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生猪补贴资金3亿元。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市财政投入1.47亿元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投入1.3亿元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镇卫生院改扩建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443万农民提供了医疗补助。投入4000万元对272个村庄实施了除氟改水工程,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3800万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扩建了1200个村文化室。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得到了及时保障。去年市本级财政用于免征农业税及农村税费改革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达到4.16亿元,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2007年民生领域的支出大幅度提高,集中财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00元,农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50元提高到1500元,较好保障了全市6万户共11万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为7500名公益岗位就业人员提高了补贴待遇。对城镇居民中无职业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在校学生、少年儿童参加医疗保险给予财政补助。
  市财政投入5亿元,用于建设3000套廉租房。同时,让渡土地出让收益36.8亿元,进一步降低了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开发成本,初步建立了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体系。
  3.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了7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平均每年为每个小学生减负190元、初中生减负300元。投入6500万元对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困难学生予以资助。投入教育专项资金600万元,为全市364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投保学校校方责任险,妥善化解了学校安全事故风险。
  大力支持科技、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科技投入1亿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关键技术重大攻关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加大了对文化体育事业投入,重点扶持文化优势产业和公益文化活动补助,投入6.18亿元重点用于体育文化场馆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1.6亿元用于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助,投入8900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入83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投入800万元支持社区基本用药实行“零差率”制度,减轻了城镇居民的医疗负担。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投入1亿元更新了400辆污染较重的公交车。投入7000万元用于海泊河等污染治理工程。投入2500万元支持清洁能源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
  (三)依法理财取得新成效,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当年市本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规模达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有效遏制了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的发生。对财政重点专项资金开展了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对24项重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监督检查。
  二、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一)2008年预算安排的原则
  2008年市本级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构建有利于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重点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完善财政体制,突出均衡发展。二是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改善民生。三是通过保障重点投入,突出科学发展。四是通过加强财政监管,突出依法理财。
  (二)收入预算安排建议
  2008年安排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2亿元,增长17%;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43亿元,增长17%。
  (三)支出预算安排建议
  根据2008年市本级财力情况,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54亿元,增长15.6%。
  重点支出具体安排如下:
  1.公共管理支出55.6亿元,增长4.7%。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5亿元,增长8.5%。各项行政事业等支出38.8亿元,增长1.3%。
  2.教育、科学、文化及卫生等支出22.34亿元,增长27.4%。其中,教育支出12.48亿元,增长23.1%。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17亿元,增长17%。文化体育等事业支出2.91亿元,增长21.3%。医疗卫生事业支出5.78亿元,增长44.5%。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2亿元,增长25.6%。其中:各项促进就业资金3.32亿元,比上年增长55.9%。
  4.安排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项目资金3.6亿元,增长25.2%。
  5.农林水事业费支出4.57亿元,增长20.6%。
  6.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及水资源等专项支出6.69亿元。
  7.新增对区(市)补助及财力返还4亿元。
  8.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支出2亿元。
  9.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支出37.68亿元,增长49.3%。
  10.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0.91亿元,比去年增加0.66亿元。
  三、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确保完成2008年预算任务
  2008年,全市财税部门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一)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积极支持大项目引进,努力把大项目变成大财源。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支持引进对地方产业成长和财力培育有重大贡献的项目。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化成骨干财源。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结构调整的成效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开拓财源新领域,把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培育成新财源,拓宽财政收入增长渠道。
  (二)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财政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年,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将突出对民生领域的保障力度,市财政将安排69.4亿元,增长32.3%。重点从七个方面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1.积极运用财政惠农政策,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探索建立惠农综合补贴制度。安排1000万元建立农民创业基金,对农民小额贷款进行贴息,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2. 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看病贵问题。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和住院费用补偿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偿政策,促进社区公共卫生健康发展。调整城市困难居民医疗救助范围和标准,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负担。
  3. 建立困难群体子女就学保障机制,进一步解决上学负担重问题。扩大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支持范围,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资助,完善政府助学金制度,提高对农村困难学生的补助标准和校舍维修标准,建立覆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财政救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 加大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缓解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难问题。今年将安排5亿元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强廉租房建设,加大对旧城和旧村改造的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条件。
  5、完善社会保障投入机制,进一步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利益。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解决事关困难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
  6. 积极支持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和谐发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支持循环经济和节约能源建设,积极推进海水淡化项目等项目建设;继续更新公交车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7. 大力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的安全保障水平。新增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9100万元,重点用于构建食品、生产、交通和环保方面的安全监控体系建设。
  (三)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化预算编制制度改革,促进财政资金的优化高效配置。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的监管。加强财政重点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科学界定资金的支出范围,积极推进专项资金的整合,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认真贯彻财经法律法规,不断推进依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