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案例解析《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10-07
字体大小: 打印

  旨在贯彻实施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配套法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9月18日正式公布施行。
  新《条例》对于《劳动合同法》中模糊的诸如事实劳动关系该怎么解除、劳动者不愿签劳动合同等问题都给出答案,这些成为了这一条例的亮点。
  试用期工资标准怎么确定?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怎么给?记者了解到,虽然新条例已经实施了近二十天,但许多读者包括许多新市民还对这部条例的相关规定缺乏了解,为此本报《法治周刊》特搜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律师以案析法的形式,对出现的一些容易混淆的“盲点”问题进行剖析。

  工程完工农民工可获补偿金

  案例:市民李先生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建筑工作,多年来,他每次完成一个工程项目,领到的都是工程期内工资。近日,李先生听说劳动合同法新的实施条例中,增加了对他这一性质工作的增加经济补偿的规定。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什么?李先生向本报《法治周刊》提出了询问。
  解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签订以一定的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如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一定的订单任务为期限,建筑单位以施工进度为期限。《实施条例》中明确,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山东柏瑞律师事务所的刘晓光律师表示,这对于在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说,他们在完成建筑任务之后,施工单位不仅需要支付他们的工资,还要额外支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如果他们在工地上工作一年时间,那么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如果工作六个月以内,则可以多拿半个月的工资。

  补偿工资应是“全部工资”

  案例:青岛某公司员工田某每月的工资总数是3000元,基本工资为1500元。因业务调整,公司将田某辞退,并按照1500元的标准给予了经济补偿。因不满意补偿标准,李某与公司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告至劳动仲裁部门。
  解读:经济补偿月工资如何算,以前往往成了用人单位与员工的纠纷焦点。对此《条例》第二十七条作出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条例》的明确规定,避免了以后的纠纷。
  山东睿泽律师事务所孙鲁文律师介绍说,经济补偿的月工资将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重签合同工龄“归零”违法

  案例:在青岛一大型商场的员工张女士投诉说,今年年初,公司通知要求和他们签合同,但合同却没有提及前几年的工龄,只是说从今年才开始。她很担心这样的合同是否将她以前的工龄“归零”;在某公司上班的杨先生反映,他原来在企业的科研部门上班,去年年底,公司将他派到下属的一家策划公司,而新单位则不承认他以前的工龄。
  解读:在《劳动合同法》出台时,“华为事件”沸沸扬扬。山东睿泽律师事务所孙鲁文律师介绍说,去年年底出现了许多企业与员工重签合同,或者强行将员工派遣到新用人单位,试图将员工以往的工龄归零。对此,新《条例》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这规定,就使部分企业赶在突击裁员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将职工工龄“归零”的闹剧不再重演。
  另外,《条例》还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这样,杨先生的工龄计算还应从在总公司工作的期限算。

  双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

  案例:今年2月,大学毕业生小王已在岛城某公司工作四个月,但该单位一直没有和他签订劳动合同,为此,小王将公司告上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此案最后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该公司应支付小王三个月的双倍工资。
  解读:双倍工资应该支付到何时,《条例》出台前学界也有争议。此次《条例》的出台,则明确了双倍工资最多可支付11个月,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都应支付双倍工资,满一年的当日就变成了已经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

  “不签合同”难题怎样解决?
  案例:“我开了一个小饭店,招了几名员工,想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但因为员工流动性比较强,他们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一些餐饮等行业由于流动性强,一些员工害怕合同约束自己,往往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企业因此也为难不已,害怕不签合同劳动者会讨要双倍工资。
  解读:目前也存在一些劳动者,尤其是打零工的劳动者不愿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对此《条例》则有明确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对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条例》规定,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两倍工资和经济补偿。这既督促了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也加强了对劳动者的约束。

  试用期工资遵循“两个80%”

  案例:应届毕业生小李应聘到在岛城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公司给他规定了试用期的工资,“我的工作虽然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却与正式员工工资相差很大,这样是不是不太公平?
  解读:山东柏瑞律师事务所山序文律师表示,目前许多单位试用期内给的工资低,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条例》对试用期的工资进行了详细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两个80%的规定有利于维护劳动者试用期的权益。
  此外,山序文律师介绍说,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法》和《条例》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