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深入研究和讨论,目前已形成了广泛共识。这是一项惠及全市人民、事关青岛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当前,这一战略的总体框架和主要思路已经形成,概念愈加明确、要点更加清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重点突破,扎扎实实做好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各项工作。
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的重要举措。“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以胶州湾为依托,以主城区和黄岛区、崂山区、胶州湾北岸三个辅城为支撑,把环胶州湾地区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临近的海阳、莱阳、高密、诸城为外圈层。与此同时,依托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形成中心城区——胶州——平度——济南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州市、平度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潍坊、淄博、济南相协调。依托蓝烟铁路、青威高速、烟青一级公路,形成中心城区——即墨——莱西——烟威发展轴,重点发展即墨市、莱西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烟台、威海市相协调。依托同三高速、204国道,形成中心城区——胶南——日照发展轴,重点发展胶南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日照市相协调。这种“三个圈层”、“三条轴线”的发展布局,将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和有机协作,积极实现与半岛城市群的区域性战略合作,构筑经济协作、错位竞合、互补配套的区域统筹发展模式,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在山东半岛乃至沿黄流域等更广阔区域带动建立“资源共享、产业互动、错位增长、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共赢新格局,促进青岛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推进山东半岛区域一体化进程。
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承载力的最优选择。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青岛老市区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受到极大制约。而拥湾发展、开发滨海新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土地瓶颈制约,新增的上百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更有利于行之有效地推进老企业调整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二是可以更好地促进统筹城区协调发展,做强主城区,做大新城区,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南北差距、东西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形成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为老城区人口疏散和新城区人口聚集拓展空间;三是能切实增强集约化和内涵式发展能力,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升基础设施集约化利用程度,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优化提升老城区,建设发展新城区,带动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这些举措为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更优更佳的人居环境,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城市协调均衡发展都具有无比深远的重要意义。
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是提高青岛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正迎来自身发展的“平台期”,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所有城市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于青岛而言,滨海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始终是这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主要围绕胶州湾建设发展城市组团,将使青岛独特的滨海城市风格和人文特色沿胶州湾延续和放大,形成环湾型城市景观,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集聚产业高端要素的能力,对青岛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将发挥重要作用。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对城市发展面貌的又一次深刻重塑,是对城市资源的又一次高效的整合,是对城市竞争力的又一次强力的释放,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又一次大幅的提升。青岛将因此实现一次新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