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过硬作风 创一流业绩 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
青岛日报讯 今年4月份启动的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目前已基本结束。活动经过学习发动提高认识、查找问题边查边改、建章立制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切实加强广大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实现了组织纪律有新加强、部门工作有新亮点、为民服务有新举措、干部素质有新提高、廉洁奉公有新口碑的目标,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跨上新台阶。
《中直党建》杂志近期连续报道了我市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情况,并在第10期上发表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的署名文章《切实加强机关建设,推动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坚持理念先导,夯实机关作风建设基础。各级机关采取领导领学、专家导学、个人自学、交流促学、考核测学、活动助学等多种形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机关、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认真贯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普遍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新思想、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市劳动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等“窗口”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供“超值”服务。市北区、市检察院等运用动车组原理,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着力打造“动车型”团队,创建高绩效机关。
坚持求真务实,确保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有效。4月份,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意见》;6月份,市机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12个督查组,对十二区市和市直机关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8月份,举办了机关作风建设论坛暨推进会,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领导以及中央党校的专家、教授到会进行了研讨交流。全市各级机关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座谈、走访、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网络征询等方式,认真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时限,确保整改效果。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市口岸办等单位参照世界银行关于青岛市投资环境在全国城市位次指标的分析,对照先进城市,逐条查差距、定措施。
历时5个月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方面切实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市政府办公厅6月份接管市外商投资服务大厅后,强化管理与服务,10个部门新进大厅,4个部门增加业务,建立“外商投资网上联合审批与服务系统”,并配套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大幅提高审批速度和服务质量。市委老干部局打造“惠风”机关品牌,探索建立社区综合配套服务、一站式服务、 企社共建、社会化服务和集中供养等五种模式。市统计局建立十大统计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社会舆情。市粮食局精心打造“细微精良”品牌,强化仓储、军供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完善了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市委办公厅践行“忠诚服务”品牌理念,打造绩效优政链,优化工作流程,明确时限、标准和责任人,形成有序运转、无缝衔接、人人有责、人人问责的链条机制。市信访局等单位运用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机关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机关内部绩效考核链。市直机关工委积极推进全市创建高绩效机关工作,率先运用平衡计分卡实施战略管理,成功入选首届中国“战略执行明星组织榜”。
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近日,在第三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发布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中,我市机关综合服务水平排名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