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推进青岛又好又快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市委决定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市机关开展“树过硬作风,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以进一步加强全市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使思想更加统一,精力更加集中,工作更加用心,作风更加扎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青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把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并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全市各级机关的职能作用,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共同拼搏奋斗。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要求转变机关作风,才能使机关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推动青岛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我市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任务。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这对广大机关干部带来了新挑战、新考验。只有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使全市机关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良好的作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形成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党政机关良好形象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而且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上,体现在取得的工作成果上。因此,全市机关的作风状况和工作成果如何,既是人民群众衡量我们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评判我们是否值得信赖、能否执好政的重要依据。只有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才能教育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从而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转变领导机关和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重点,以创建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党政机关,以做诚信文明、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努力塑造全市机关干部勤奋好学、心系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团结共事、廉洁从政、生活正派的良好形象,做到组织纪律有新加强,部门工作有新亮点,为民服务有新举措,干部素质有新提高,廉洁奉公有新口碑,努力建设富强青岛、文明青岛、和谐青岛。
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要大兴学习之风,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八荣八耻”等方面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进一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社会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为实现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贡献力量。要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行政审批,完善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时效,公开审批程序,防止因审批权力过大、范围过宽可能滋生的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以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之间快捷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为基层和群众提供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要改进会风和文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数量,精简各类文件。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令行禁止。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做到重民生、解民忧、促民富,让人民满意。要规范和减少公务接待。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各项规定,不搞层层陪同,自觉拒绝下级单位、行政相对人各种违反规定的宴请招待、娱乐安排以及土特产等礼物馈赠。要节约行政费用。严禁用公款相互吃请和进行高消费娱乐;坚决制止以学习考察、招商引资等名义公款旅游特别是出国(境)旅游;严格控制各种名目的节庆、达标评比活动;制定规范的办公用房及办公设备设施用品标准,严禁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格各种政府采购审批和操作程序,切实压缩行政经费开支,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