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狠抓高绩效机关建设“软件”升级加速干事创业内驱力
青岛日报讯 从“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到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即墨市的机关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打造“施政成本低、法制意识强、管理绩效高、公共服务优”的机关治理模式,机关行政效能显著提高。
机关效能建设要求对执政理念进行重新定位。在即墨,执政理念的准确定位带来了机关服务水平的转变和提高。“政府就是服务”的理念在即墨机关深入人心,各部门通过修改完善工作制度,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办事“线路图”和“时间表”,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该市的“市镇村三级联动”全程办事代理制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市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18个市直部门引驻即墨市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代理窗口集中办公,在17个市直部门分别设立全程办事代理室,对外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其他市直部门则安排专职人员,按照“规范、高效、公开、便民”原则提供办事代理服务。该市还在24个镇(处)全部设立全程办事代理中心,将涉及招商投资服务、计生服务、镇村建设服务、国土资源、社会事务、劳动力培训转移等6个镇级站所充实进驻到镇代理中心集中办公,推行“一门式六站所联合集中办公”,对群众的申办事项,在承诺时限内分别采取“直办、代办、陪办和咨办”四种方式统一受理办理。为让老百姓获得更大实惠,该市力求将全程办事代理便民服务“窗口”向最基层的村庄、社区居委会延伸,建立了898个村(居)级代理点。
科室是机关建设的重点,也是提升机关绩效的中坚力量。即墨市围绕“为民、高效、务实、清廉”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规范型、和谐型科室为重点,通过高绩效科室建设增强机关建设的内在动力。狠抓科室业务能力建设,通过开展即墨发展论坛、“科长半月一讲”、每周工作例会等形式,不断提高科室负责人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强化MPA核心课程、计算机、英语、法律和普通话等技能培训,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强化科室目标绩效管理,引入和实施以绩效管理为主、兼容目标管理的办法,做到岗位职责、年度目标、考核奖惩“三明确”,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上下贯通的调控机制;将科室所有工作逐一制定工作流程图,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完成时限、AB角责任主体,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开展优秀科室、科长评选活动,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对评选出的标兵科长和优秀科长分别给予记三等功和嘉奖奖励,并列入市委后备干部队伍管理。2005年以来,先后评出20名标兵科长,61名优秀科长,有9名得到提拔重用。
机关品牌彰显执政为民本色。即墨市把争创机关品牌作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开放沟通、全员参与、持续创新的原则,强化机关品牌文化建设,引导机关干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在即墨,卫生系统的“情系健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把关民生”、城乡建设局的“情融城建,心系百姓”、农业高新区的“‘棚’程万里”等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机关品牌脱颖而出,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更突出了执政为民本色,政务诚信度大大提高。以即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例,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执法单位之一,该局坚持人性化执法、亲民化管理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打出了“阳光城管”的品牌。该局一方面以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以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的作风纪律建设,通过抓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法律文书等,实现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一方面利用多种措施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教育引导群众从人居环境的改善中切身感受到城管执法带来的益处,增强对执法人员的信赖和对工作的支持,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他们坚持“用第三只眼看城管”,通过召开社会监督员和业户代表座谈会、向相关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开通信访投诉热线、社会各界参与电台直播等途径,倾听社会反映,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并改正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针对执法过程中发现的困难业户,他们还设立了城管阳光基金,先后救助困难家庭62户,资助5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做到了“无情执法,有情管理,真情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