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3月18日墨西哥发生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流感)首发病例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根据WHO信息,截至5月12日4时,全球共有31个国家或地区报告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在亚洲地区,5月1日、2日中国香港、韩国相继发现确诊病例,5月9日和10日日本又确诊4例病人,11日我国四川已确诊一名传入性病例。因此,我们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根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控工作要求,我市采取紧急措施,全面加强了对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
一、及时全面部署防控工作
市卫生局于4月20日召开了专家预警预测会议,要求我市18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做好流感样病例筛查和登记工作。4月30日到5月3日,市卫生局先后两次召开全市卫生系统防控甲型H1N1流感视频会议,对防控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4月30日、5月4日,市政府分别召开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按照夏耕市长要求和会议部署,我市迅速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卫生、检疫、畜牧、旅游、口岸等50多个相关部门和各区市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了疾病控制、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口岸检疫和新闻宣传五个工作组。从市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办公室和各工作组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重要信息报告制度和防控信息共享制度以及专家参与决策的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一是严把输入关。全面设防,层层把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机场、港口等口岸单位密切协作,重点加强对入境民航、船舶等交通工具和人员的监控,凡是从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进入我市的人员实行严格健康申报制度。对货物和交通工具实行严格的监测和卫生学处理。
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工作。在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宾馆、社区、学校、公共场所严格执行疫情监测重要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建立重要疫情线索快速追踪、协查机制,确保重要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快速、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实行了信息通报、移交制度和重要疫情监测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三是加强医疗救治各项准备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启动发热门诊33个,发热留观床位154张,已筛查发热患者700余人;确定定点收治医院8个,住院床位156张,同时,准备备用医院1个,共设病床100张。市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疗诊治专家组和应急梯队,建立健全了专家听班及三级会诊制度。优化就诊流程,细化防控标准,严格控制院内感染。5月9日市卫生局举行了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综合演练。
四是加强人员队伍能力建设。组建了由274人组成的58支疾病控制处置队伍和建立了由39人组成的市级医疗指导、救治、院感三个专家组。自4月24日开始,对全市疾控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置队伍等开展了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全市共培训相关人员2万余人。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各区、市政府分管区市长和卫生局长,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80多名指挥和管理人员进行了防控流程和重点知识培训。
五是加强物资储备工作。对各区市、有关医疗单位、疾病控制机构、急救中心、机场、港口检验检疫、宾馆饭店等部门的防控物资装备情况、使用情况和储备情况进行了全部摸底调查。同时,积极做好实物储备和生产性储备工作。目前,我市7家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库存口罩15万只,日生产能力40万只,库存原料23.5吨,能够保障全市甲型流感防控工作需要。
六是加强猪禽等动物流感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对猪禽养殖密集区和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地,集中开展动物流感疫情监测和调查,严格检疫监管。
七是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应急状态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制作完成甲型HIN1流感防控公益宣传片1部,组织专家在广播电台开展专题讲座,在青岛市电视台滚动发布健康警示,对与医学观察者接触人员发送健康提示短信,设计了宣传画、明白纸、宣传折页等健康教育资料,并建立了防病知识资料库。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八是加强督导督查工作。为了把我市防控工作落到实处,自5月1日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到有关部门、单位和区市进行督导督查。夏耕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分别带队到机场、港口、医院等单位和各区市,对防控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导。
二、我市甲型H1N1流感监测情况
自2009年4月29日至5月9日,全市共监测病例11459例,其中流感样病例28例,与去年相近。全市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自4月29日至5月8日共监测感冒症状3488人,略低于往年。
截止到5月10日已经有效应急处置了从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美国、韩国等国返青或来青的甲型H1N1流感重点监测对象12人,以及相关人员202人的追踪、健康提示工作。上述重点监测对象检测均为阴性,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5月11日早晨3点半青岛市卫生局接到省卫生厅发来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对乘坐NW029和3U8882航班的人员实施医学观察的紧急通知》,有两名9日来青的乘客(均为外宾)被确认为成都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市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联动机制,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查找落实乘客去向,早上七时,两名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追踪到,并实施医学观察。目前二人情况稳定,未出现发热等流感症状,身体状况良好。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在关键时期,疫情已传入我国。根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前段防控工作实际,下步我市仍应以防控传入为主,主要措施如下:
(一)继续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这场疫情发生在境外,当前要继续依法严把入境检疫关。要对来自疫病流行国家和地区进入我市人员实行严格的医学排查和跟踪医学调查,对来自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货物实施严格消毒等卫生检疫处理,把各项措施做细做实。
(二)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必须及时准确上报,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按照机场、码头,医疗机构、宾馆饭店、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五条防线布控,全方位地监测重要疫情信息和线索,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要求。同时,继续搞好猪禽等动物流感疫情监测工作。
(三)充分做好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加强各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救治设备配备,确保一旦发现患者,就能及时隔离、检查、诊断和治疗。同时,进一步细化医疗机构防止甲型H1N1流感措施,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医务人员不感染。
(四)继续搞好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要组织好检疫检测设备、防护防疫用品、有效抗病毒药品和临床救治器具等物资的生产和储备,以备急需。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加强疫病知识科普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开通健康警示制度,增强防控工作的透明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