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2007工作成果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8-01-24 来源 : 中共平度市委
字体大小: 打印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平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我们在中央、省委和青岛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省委和青岛市委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融入青岛、接轨半岛、兼收并蓄、乘势而上”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和谐作为第一责任、人民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握“落实、创新、突破”的工作基调,持续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关键环节、一个切实保障”的总体思路,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60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2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0元,增长17.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85%、取水量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3.85%、1.47%,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以上。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居第29位、200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居第61位。

      1、新型工业化提升到新水平。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根本牢牢抓住不放。三大工业板块共有在建项目125个、完成投资26.7亿元,共引进特色工业项目55个、总投资1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市的65%以上。八大特色产业园共有在建项目17个、总投资22.3亿元。淄柴博洋二期主体工程已经结束,年产40万千升青啤扩建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海信家电产业园规模快速扩张、投产项目达到12个,裕龙食品、光明轮胎等产业园稳步发展。同和工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山东省电子零部件产业园,新河化工工业区被确定为青岛重点工业功能区。机械电子、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70家,实现工业产值占全市的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60家,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22%和23.5%,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00家。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9种、青岛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得国家专利46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10亿元、增长20.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宏泰铜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被纳入国家标准,是全国同类产品中第一家纳入国标的企业;征和公司参与摩托车链条、汽车链条等9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华仁钢业镀锌板研发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品牌培育卓有成效,新培育省、青岛名牌产品4个,新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7件,列青岛区市第一位,青岛市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达到44件。全市年供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标志着我市的新型工业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高端特色农业成为亮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10家,天祥食品、田润食品、三统万福等7
家企业进入省和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3个。“四季节庆歌”品

 

牌效应更加明显,直接为农民增收近4亿元。农业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30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2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新发展无公害生产基地11.5万亩,新建成14处奥帆赛食品备案种植基地。马家沟芹菜获得我国第一个叶类蔬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手指”葡萄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最甜葡萄状元,大泽山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预审并已公示,大泽山国家级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大泽山、旧店、仁兆三个镇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龙头乡镇”。南村蔬菜批发市场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发改委挂牌市场。
  3、发展环境极大改善。融资13.8亿元用于城市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城区道路贯通修筑、四大出入口节点配套改造、新建垃圾场等25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外围形象显著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青平高速公路总体进展顺利,平度段已实现主体通车,我市成为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县级市。11个镇通过国家和省环境优美乡镇验收;拒批污染企业12家,对40家企业实施了挂牌督办、限期治理、依法关闭等强制措施。清理行政许可事项38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0项;推行了预约服务、超时默许、网上审批、行政效能告诫等制度,聘请外地监督员进行异地监督,强化舆论监督,推出了软环境建设“110”,新创建29个服务名牌,提高了行政效能,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4、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加注重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及贡献度。2007年实际利用内资43.5亿元,同比增长20%;外管局到账外资1.8亿美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新引进东和铸造、华威五金、亚细亚瑀城电子等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1.5亿美元,荣泰玻璃、北方国贸等过亿元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32.8亿元;在建投资过5000万元内资项目46个、总投资48.5亿元,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6个、总投资1亿美元。循环经济项目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晟茂先进材料项目已经投产,首批开发的三个产品达世界先进水平;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装饰板项目、2000万美元的花生壳加工项目顺利推进。
  5、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投资3.6亿元实施了7件惠农实事。新修建村村通油路84条、415公里,是平度有史以来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年,在青岛交通委组织的质量检查中,平度是工程质量唯一全部合格的区市。集中力量、集中政策、集中资金,抓好蓼兰、大泽山2个特色示范镇、64个示范村建设,全市130个中心村的“五化”整治工作全面展开。“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总数达到4400户,农村“三大堆”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共发放粮食、良种、农机、畜牧等各类补贴7866万元,惠及25.8万户农民。
  6、财源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1—11月份海信家电实现税收超过7000万元,淄柴博洋实现税收突破2500万元,海尔冰箱实现税收相当于过去四年的总和、由2004年的98万元增至2400万元,全市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8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7年,全市财政全口径收入达到18.3亿元,比去年增长22.8%,其中各项税收完成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2亿元,比去年增长25%。调整理顺了市镇两级财政体制,保证了全市财税工作健康发展。
  7、科教文化取得突出成果。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开工建设了城区西部中小学,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5.4万平方米,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五年位居青岛市之首。组织实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开展“季评好事•感动平度”及和谐自我、和谐家庭、和谐邻里等创建活动,全市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道德风尚更加浓厚。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市民教育、文明示范等十大主题活动成效明显,城乡更加和谐文明。积极打造“平度之夏•欢乐无限”品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90个村文化活动室改扩建工程。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8、和谐平度建设成效明显。切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构建起促进劳动就业的桥梁和平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32%以下,全年实现城镇就业1178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715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对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干部下访、主动约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重大节日、敏感时期没有发生进京到省的滋事事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2.6%和19.2%;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重大事故发生,安全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14.6%,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