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市经合办积极组织全市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通过引进国家级大企业投资项目、促进对口支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服务外地来青企事业单位等,为增强我市对内集聚与对外辐射能力提供了持续动力,努力构筑了一个多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内开放新格局。
一、以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实力为重点,完善国内招商促进责任制,推动全市利用内资工作有效开展。采取“项目进展情况分类、项目信息网上汇总、项目跟进责任明确”的国内招商引资考核督导责任制,按照我市产业布局,突出产业优势,在“国内经济合作信息网”上设立了随时更新的“内资项目库”,实施了动态管理。集中梳理公布了120余个招商项目,以中央直管、国内500强等六大类企业为目标,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为主攻方向,定人定责、重点跟踪,顺利推进了中国铝业再生铝、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国家烟草改良中心、宝钢钢材加工等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内资项目落户我市,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后劲。2006年,成功组织全市引进内资项目1158个,实际到位资金320亿元,完成年度责任目标的106%。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79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90个,民营投资项目695个,省外来青投资项目710个,中央直管、国内500强、民营百强、上市公司百强、全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高新技术等六大类企业投资项目24个。
(中国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开业)
二、以促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创新对口支援和帮扶模式,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精神落到实处。一方面,把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重点,扎扎实实地解决当地发展的实际问题。2006年,我市援助西藏日喀则市的行政中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8所希望小学已在9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特别是在贵州“温饱村”建设中,从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等村容整治的“小环节”入手,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当地乡风文明、经济发展。2006年,我市在贵州安顺市、铜仁地区援建的24个“温饱村”顺利完成,“中非合作论坛”期间,非洲贝宁和布隆迪国家总统先后考察了我市在安顺援建的“温饱村”示范点——卢车坝村。另一方面,把农村资源招商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帮扶曹县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建设的同时,以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主导,实地考察、研究当地的农牧业、养殖业、加工制造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牵线搭桥、提供相关信息、引荐企业考察等,促成合作项目落户。2006年7月,协助曹县在我市举办了“青岛之夏•曹县周”活动,使总投资额13亿元的3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在有关部门和各区市政府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2006年完成了曹县(青岛)工业园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任务,总投资10.97亿元的18个结对帮扶项目也顺利落户园区。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智力扶贫,针对三峡库区,组织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口支援地区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夷陵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训班”,得到了参训人员的一致好评。2006年,市经合办矫胜法同志获得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先进个人”称号。
(青岛对口帮扶项目—长征温饱示范村)
(青岛市区包片开发项目开工仪式)
三、以整合区域经济合作交流资源为目的,树立国内经济合作新高度,营造区域发展和谐氛围。把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协调、促进、引导、服务”职能,在对外交往中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在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西部等地区以及省内城市的交往中,坚持随时联络、热心服务、借机搭桥、主动沟通,积极营造和谐互动的外部环境。2006年,市经合办组织企业参加了第10届“西安洽谈会”、第6届“青海洽谈会”和第10届“宁夏洽谈会”等大型展会6个,接待了陕西省、青海省、天津市等地区合作考察团队10个,累计组织山东地区343家企业参加了考察团在我市举行的各类座谈会、项目发布会和洽谈会。同时,积极拓展与环渤海及半岛城市群的合作交流。2006年,我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成员单位,与环渤海地区的32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为我市进一步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发展打下了基础。2006年9月,我市与日照市在2004年“市长联席会”的基础上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备忘录》,我市组织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及市直有关部门、大企业集团、境外驻青商社和外资银行专程赴日照市开展经贸考察,举行了“日照—青岛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座谈会”,签署合作协议和意向43个,涉及投资金额10.3亿元。
(日照-青岛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四、以真诚促合作的“四心”式服务为平台,优化外来投资发展环境,促进服务品质提升。2006年,以现代化服务手段,实现了外地驻青办事机构核准登记、投资纳税落户初审等工作的网上咨询、查询和申报。全年共办理外地驻青机构备案登记46家,年审150件、变更47件、注销6件,受理外地投资创业纳税落户初审75个单位251人,成建制落户1个单位471人。同时,积极促进我市税源经济建设工作,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上海连成泵业、江苏扬安机电设备工程、太极计算机和珠海对外劳务合作5家外地驻青办事机构注册成立了青岛分(行)公司。并积极与市政协协商,使六和集团、莱钢建设等外地来青投资企业家代表列席了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经合办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深入驻青单位10余次,组织党员谈心157人次,在驻青单位中吸收发展了2名预备党员,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外地驻青单位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403张,收集合理化建议68条、意见14条,妥善解决了青岛炼化公司部分员工落户等问题,完成了由外地驻青单位党员代表参加的机关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总之,在服务外地来青企事业单位方面,真正做到了用热心为投资企业做政策的引导者,用真心做投资企业经营发展的促进者,用诚心做投资企业合法利益的维护者,用全心做投资企业政治权益的支持者。
(市经合办机关党委驻青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五、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责任,重点帮助平度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积极落实我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精神。2006年,制定了《市经合办2006年度对口帮扶平度市工作实施意见》,把帮助平度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列入了市经合办十项重点工作目标之一。按照“帮助平度引进内资项目、促进平度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思路,充实帮扶平度工作组,落实目标责任,组织平度有关部门赴长春、大庆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多次带领投资企业赴平度进行考察洽谈,千方百计推进中粮集团平度花生加工基地、风和日丽彩色林业产业化基地、灯塔酿造平度生产基地、如家酒店平度连锁店和迎尔机电等项目。目前,总投资1亿元的烟台三鸿塑业项目已在平度注册并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