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局2006年工作成果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7-01-04 来源 : 市旅游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旅游行业按照《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旅游业向度假型、质量型和国际标准转变,旅游业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为打造国际海滨度假城市、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夯实了基础。
  1、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点定位、强化特色,突出发展旅游特色经济。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和全市服务业大会,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推动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预计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突破27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20亿元,增长25%以上,相当于全市GDP的10%。
  2、实施旅游大项目拉动战略,高端旅游产品成为旅游热点。积极引进和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以高端旅游产品为重点的全市旅游项目投资额达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极地海洋世界极地馆、银海游艇俱乐部、石老人浴场改造一期工程、温泉主题公园、灵山湾体育公园6个完工并对游人开放。奥帆中心、香格里拉二期、海情大酒店二期、会展中心酒店、温泉王朝酒店等17个项目以及中国海军博物馆扩建工程、极地海洋世界旅游配套工程、石老人休闲区、金沙滩度假酒店等9个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初步统计,2002~2006年,我市累计开工建设重点旅游项目100多个,投入资金206亿元,其中社会性投资占91%。投资20亿元的港中旅温泉度假项目已于2006年底前签约。截至去年底,已建成的旅游大项目超过40个。
  婚庆游成为新的城市旅游品牌,滨海主要景点成为外地婚庆公司的“外景地”,每年来青婚庆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可供游客参与的帆船、帆板、赛艇、游艇等海上旅游迅速发展,已成为来青游客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高端旅游产品明显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极地海洋世界创造了日收入超过200万元的纪录;游客在青停留时间从2000年的2天,延长到目前的3.6天。
  3、实施旅游品牌发展战略,旅游品质进一步提升。重点围绕韩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招商和合作。在引进法国雅高宜比思、美国最佳西方和德国凯宾斯基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以及美国运通、港中旅等国际知名旅行社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美国洲际、美国凯悦、美国喜来登、美国升腾速8、法国索菲特等5家世界顶级旅游品牌,以及中旅总社等国内旅游品牌企业。目前,已落户我市的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达到17家。
  青岛国际啤酒节、电子博览会和“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等节会活动成为拉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啤酒节拉动国内外游客达到4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其中海外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60%。青岛国际啤酒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品牌”的第一名。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地区达到31个,国内40余个省、市的旅游局、景区点参展,70多家国际旅行社与海外参展商、旅行商、买家团参会,搭建了展示国内外旅游资源、促进亚太地区旅游业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4、实施奥运旅游主题宣传战略,“相约奥运•扬帆青岛”扬名海内外。一是创新促销方式,重点强化海外旅游促销。在东南亚、英国与北欧、俄罗斯、韩国开展11场次大型旅游推介活动。组织参加了德国柏林、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日本东京、韩国大邱和香港旅游展。在俄罗斯的远东、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三个主要客源地建立了新的营销网络。与英国南安普顿、韦茅斯,日本高知县等5个世界主要客源地签署旅游友好合作协议。目前与我市建立海外友好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2个,比2002年增加了15个。与青啤集团合作,在英国、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开展了以“新奥运、新青岛、新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促销与项目招商活动;与日本全日空航空集团,以及CNN合作等世界知名媒体达成全面合作意向,在全日空300条航线和CNN亚洲频道免费播放青岛旅游宣传片。邀请海外百名旅行商、百名记者来青考察;邀请俄罗斯200余名旅游官员、旅行商、媒体记者和航空公司代表来青考察。二是结合国内旅游交易会,积极开展国内旅游促销。以“乡村旅游年”为主题,举行了“2006百家诚信旅行社—青岛近郊乡村游采风活动”,确定了青岛近郊游推荐线路,扩大了近郊休闲游的影响。
  在2006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论坛上,我局申报的《相约奥运,扬帆青岛-旅游营销活动典型案例》,从12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个会员城市推荐的案例评比中脱颖而出,获得该国际组织授予的最佳营销奖。经过在俄罗斯市场有效的宣传促销和大量的协调与联络,直接促成了10月11日俄罗斯航空公司从哈巴罗夫斯克包机150人直航青岛,成为我省第一个与俄罗斯直接通航的城市。
  5、实施构建大旅游格局战略,农业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我市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16家,省级4家,市级17家,成为全国拥有最多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城市之一,为展示城市工业品牌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支撑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青岛崂山百雀林生态园、青岛海青绿洲茶叶精品园、胶南大珠山风景区、青岛陇海集团现代化农业观光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青岛红岛韩家民俗村、城阳惜福街道棉花景区被评为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莱西湖生态休闲区、会场渔村、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红岛休闲渔村等11家渔业旅游项目完成了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验收。其中,会场渔村、甘水湾休闲渔业民俗村、莱西湖生态休闲区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乡村旅游精彩纷呈,近郊各区(市)接待人数超过160万人次,成为黄金周旅游突出亮点。
  6、全面实施诚信旅游战略,诚信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导游人员获国家级荣誉。一是实施迎奥旅游计划,开展系列活动。制定了《奥运城市旅游运行计划》,对奥运接待饭店的设施设备改造、服务规范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访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指导国际帆船赛接待饭店开展了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圆满完成了“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各项任务。二是加强市场整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发布旅游服务质量公报9期,发布旅游警示信息4期;实施行政处罚13起,没收违法所得13,740元,罚款10,200元,尤其是依法打击了青岛华艺假期旅行社违法承包、青岛春秋等旅行社违法散客拼团等行为,在旅游行业引起强烈反响。三是发展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区点,壮大行业规模。年内,新发展星级酒店25家、新批旅行社46家、新增A级景区2家。截止年底,全市星级饭店达到131家,其中三星以上中高档星级饭店88家;主要景区点近百家,其中A级景区(点)29家(4A级5家);旅行社34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达到20家。四是诚信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进一步完善了诚信旅游评价体系,评选了139家最佳诚信及诚信旅行社、68家诚信星级饭店、13家诚信旅游汽车公司、10家诚信购物点、10家诚信景区点,诚信旅游企业覆盖面接近50%;我市《扎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青岛旅游品牌》的经验材料,在全国诚信旅游活动经验交流会上转发。五是首次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测评活动,对45家星级饭店、25家景区点和158家旅行社进行了服务质量测评,共调查游客4313人次,游客满意度均在86.78%以上。六是我市旅游企业跻身国家级、省级强企行列。我市港中旅、海天、国旅国际旅行社进入全国国际百强旅行社,联合假日国内旅行社进入国内百强。5家国际旅行社进入省优秀国际旅行社,10家国内旅行社进入省优秀国内旅行社,均占全省优秀国际旅行社和优秀国内旅行社总数的50%。六是我市导游人员获国家级荣誉。4名导游员分别获 “全国模范导游员”和“全国优秀导游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