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于去年4月开工建设,今年8月投入试运行。该系统体现了技术的全面整合,具有系统完整、功能强的特点。系统包括震情会商、震灾预测与灾害评估、应急对策、应急指挥、地震现场信息反馈、核心控制六个子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地震信息共享与传输、震情会商、震后地震趋势判定、震灾预测、灾害评估、应急对策与指挥等功能。
该系统依托于网络、通讯、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技术建成,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一是首次在我国大城市的地震部门,用Oracle作为海量数据管理软件,把多源的、分散的测震数据、前兆数据转录或集成为统一数据格式,建成了可扩展、可共享、安全的地震数据库;把已有的震情会商软件和地震数据库联接起来,建成了震情会商和自动化办公系统。也为地震数据的积累、存储、分析、利用提供了科学平台。二是建立了地震应急触发、地震应急级别判别等模型,提出了专群结合的地震现场灾情采集与集成方法,建立了地震现场灾情标准表。开发了基于分布式GIS自动生成地震现场灾情图和救灾进程图程序,为大城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提供了高技术手段。三是开发、集成了分布式的具有震情会商、灾情预测与模拟、应急对策、应急指挥、数据管理等功能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系统。实现对系统空间数据的访问,在对RDBMS中的地理信息实现有效管理的同时,为GIS软件提供开放式的数据支援。该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大中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10月22日,山东省科技厅在青岛市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并主持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项目的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现场信息集成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利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应急指挥大厅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