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2005年成果展(二)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06-01-09 来源 : 青岛开发区工委、管委
字体大小: 打印

  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农民的保障和发展问题,按照“保障—发展—文明和谐”的基本思路,通过坚持“四个统筹”,实施“四轮驱动”,突出“四个重点”,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社会全面进步、城乡文明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增长31%;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增长32%;区域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31%;外贸出口20亿美元,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吸收国内资金61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4.83亿元,增长9.8%。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由国家级开发区的第五位跃升到第四位。

  一、坚持“四个统筹”,全力解决农村农民的保障问题

  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青岛开发区积极探索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覆盖全区农村各类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了农民居有其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第一,统筹城乡建设,确保居有其屋。本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示范居住区,按照先城中村、后城边村的次序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率先实行捆绑式开发模式,即将商品房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和安置房建设权捆绑起来进行公开招标。开发主体由以前村庄内部选定向公开招标转变,开发商由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变。捆绑式开发模式大大加快了开发区村庄改造步伐,改造周期由过去的5-10年,缩短为1-2年,推动拆迁方式由原来的多次拆迁向一次性拆迁转变。目前,以捆绑式开发模式为重点,开发区掀起了新一轮村庄改造高潮,薛家岛示范居住区捆绑式开发试点工作已完成招标。仅2005年,全区共开工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竣工24万平方米,拆除5.6万平方米,6个村庄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第二,统筹区域性养老,确保老有所养。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养老保障体系,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险费用按当年缴费基数的16%由区、街、居(村)、个人分别按4%、2%、2%、8%的比例筹缴,200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每人每月可以领到305元的退休金,高于目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同时,为照顾老年人,特别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老人,每超1年,减少1年的投保,当女达到65周岁以上、男达到70周岁以上,免缴10年保险费,只缴5年即可。仅此一项,就为全区老年人减少保险费3000余万元。在投保过程中,对女65周岁以上、男70周岁以上低保户老人的保险费,积极协调银行给予贷款,区慈善协会给予贴息,符合条件的老人不用花一分钱,19个月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全区已有40000多万人参加了此保险,已为7821人发放养老金4500余万元。此做法得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充分肯定。

  第三,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病有所医。针对农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凡在开发区居(村)的农业户口人员,每人每年缴费10元,所在居(村)集体、街道办事处为每人每年各筹集10元,市、区分别给每人每年补助10元。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用于报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住院医疗费,最高报销可达3万元。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成员按照实际报销额增加5%的补助额。目前,全区共有8.8万人参加了此保险,共报销医疗费560万元,3046人受益,报销万元以上者59人。为进一步缓解困难居民的医疗困难,又建立了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额度超出部分,给予救助,医疗年度内救助额累计不超过6000元。

  第四,统筹低保和救助,确保困有所助。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2004年起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960元。仅2005年以来,已为符合条件的1406户2794名群众发放低保金116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为有效解决因家庭收入低或因天灾人祸等给家庭造成严重生活困难的问题,突破城镇临时救助制度范围,出台了《农村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对农村人均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实行每次200-1000元的临时救助。为确保全区不使一个学生因为贫困失学,加大了对贫困学生救助力度,在进一步减免高中及义务教育收费的基础上,对小学、初中、高中困难家庭学生每人每学期分别补助100元、150元和200元。不断理顺扶贫帮困工作管理渠道,逐步建立起了“政府领导、部门牵头、社会联动”的“一口上下”扶贫帮困新机制。目前,一个以低保、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帮扶、慈善救助为辅助,以配套优惠政策为补充的社会救助网络在开发区已基本形成。

  二、实施“四轮驱动”,全力解决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

  在解决农民保障问题的同时,开发区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农村农民发展上,突出就业促动、政策推动、招商拉动、特色带动“四轮驱动”,着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就业促动,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解决农民发展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率先实施了城乡统筹就业,赋予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权利,区财政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促进城乡统筹就业资金,从财力上保证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发区设计了不同的就业路径:对于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主要在强化技能培训、规范用工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就业。为此,每年投入200多万元,采取企业“下单”、区培训机构“出单”的形式,对全区所有农村适龄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为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2005年投资300万元,新建了中高级技能人才实训鉴定基地,年培训能力4000人。仅2005年以来,全区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多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0%以上。对于30-40岁的劳动力,因年龄、文化等原因通过市场实现正规就业的难度较大,但其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较高。开发区积极实施创业“小老板”工程,构建起了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税费减免、小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及奖励、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机制,引导和扶持农村劳动力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目前,开发区70%以上家庭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对于40-55岁的大龄劳动力,就业相对困难的实际,开发区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投入8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和过渡性就业岗位,累计开发城管、交通、计生、财贸、农林、海洋渔业等领域公益性岗位1400余个。

  第二,政策推动,促进居(村)集体增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居(村)引进兴办的工业项目到全区统一规划的工业园落户,引导其自主投资建设通用厂房进行对外租赁,提高街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建立了重点项目居(村)服务奖励机制,对参与重点项目服务且服务质量获得认可的居(村),实行一次性奖励,并在项目投产或经营后,连续10年按照税收的一定比例进行年度奖励。为促进贫困村尽快脱贫,实行区领导牵头、部门协调负责、强村(企业)和党员干部参与的“三位一体”开发式扶贫新模式,投资2000多万元,对20个居(村)40多个项目进行扶持,每年可为居(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解决上千农民就业。2005年,全区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居(村)13个,超过100万元的居(村)77个,20万元以下的村仅8个;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20元。

  第三,招商拉动,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坚持与国际惯例接轨,各街道办事处成为山东国际商会直属商会,使用国际上通行的商会名义进行招商,同时成立了专业化招商队伍。在招商引资中,积极推进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同时,全力培育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新型材料、高新技术、港口和物流“六大产业集群”,发挥对农村工业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居(村)以项目引进、合作开发、厂房招商等方式,积极发展灵活多样的加工装配型企业,加快培育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街村工业隆起带。2005年,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分别占全区总数的43%和70%,其中有4个实际利用外资进入青岛市十强。目前,全区有4个街道办事处进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

  第四,特色带动,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农业并不是我们发展的重点,目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开发区把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发展都市型、观光型、旅游型等特色农业上。在陆上,与生态建设相结合,重点发展花卉、绿化苗木、茶叶、精细水果蔬菜和绿色养殖等项目,建设了珠山茶园、周家夼生态林业示范园、东花兰花卉示范园等六大农业园区,累计投资达1亿多元,实现产值3500万元,仅珠山茶园就带动1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3000多元。在海上,重点发展科技型、设施型和创汇型现代精品渔业。针对近海大多被项目占用的实际,积极发展工厂化养殖。现有工厂化养殖企业2家,年养殖商品鱼30多万尾。大力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采取市、区每个网箱分别补助1万元的方式,促进网箱养鱼产业化。目前已安装完成深水抗风浪网箱近百个,可以年产优质海水鱼1000吨,产值6000万元。计划十一五期间发展抗风浪网箱1000余个。与中科院实施科研联姻,大力发展名优珍品渔业,完成了“竹岔岛牌鲍鱼”等4种海珍品的商标注册。不断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创汇能力,2005年全区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达3500万美元。

  三、突出“四个重点”,全力建设文明和谐居村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之一。开发区紧紧抓住农村财务管理、社区建设、建立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平安西海岸建设“四个重点”,努力提高村居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

  第一,以创新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为重点来维护和谐。村级组织的财务管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开发区积极探讨居(村)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新模式,对全区六个街道办事处实施居(村)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即在确保居(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四权”不变的情况下,由居(村)集体经济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委托街道办事处实行集中核算。各街道办事处通过清产核资,明确债权债务,将各居(村)财务统一交由办事处集中核算中心代理,由专业会计进行核算,采取电算化操作,区财政局和农发局可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居村财务管理情况。居(村)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秩序,加强了对居(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充分保证了居(村)委员会的自治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财政研究》等国家级刊物以及人民网、中国市场信息网等各大网站都对开发区居(村)财务管理的经验进行了广泛报道。

  第二,以“六型社区”建设为重点来促进和谐。始终把创建和谐社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提出了建设管理型、自治型、物化型、服务型、文明型、平安型“六型社区”的目标,即通过广大居民依法参与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将社区建设成为组织体系完善、制度健全落实、运作协调顺畅的管理型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自治型社区;“四至范围”明确、基础设施完备、生活环境优美的物化型社区;服务类别俱全、服务便利快捷的服务型社区;文教卫生知识普及、居民关系融洽的文明型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平安型社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分类型、分层次,培育典型、示范引导的方式方法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对城市社区和完成城市化改造的“村改居”社区,按照“六型社区”要求,尽快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样本;对新开发的居住园区和示范居住区的社区,按照物化型社区要求,把居住区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生态绿色社区;对将要进行城市化改造的“村改居”社区,将规划建设成为机制完善、服务周到、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对尚未进行城市化改造的“村改居”社区,以建设管理型、自治型、文明型、平安型社区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六型社区”建设被民政部誉为“黄岛模式”,并准备通过全国民政论坛,进行宣传推广。

  第三,以建立文明城市长效机制为重点来推动和谐。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开发区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督查指导、资金投入“五个到位”,全面完成了28个实地考察点及总体观察任务,以实际行动完成了青岛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任务。积极实施“环境工程”,按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原则,对社区的道路、排水管网、文化设施等各类硬件设施进行了分类建设和改造。目前,全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自来水”、村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清理违法建筑,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积极开展“连片文明居(村)”、“十星级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以建设海滨生态城市为目标,以构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两大绿肺”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对全区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景观进行改造。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30%,城区绿化覆盖率43.9%,成功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

  第四,以“平安西海岸”建设为重点来保证和谐。坚持以民为本,把农村稳定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实事上。在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拆迁和征地过程中的群众利益,及时兑现资金,取信于民。区街领导经常深入村居,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老百姓交朋友,做到入户、入村、入脑、入心,及时及早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在全区开展了“新区发展我受益、我为新区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区、街道和驻区高校专家教授组织的主题教育宣讲团,定期进居(村)入户开展群众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组织宣讲400多场次,参加活动的群众近10万人次,营造了全区群众人人关心项目建设、人人支持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信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畅通思想政治、社情民意、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四个“绿色通道”,开发区连续五年保持信访“三无”区称号,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称号,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