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乡建设委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3-07-24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特别是双月奋战和集中专项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市城乡建设委把破除和解决项目推进难题作为突破口,热心贴上服务、耐心靠上协调、决心跟上解难,创新实施“联动、联审、联合三联工作法”,进一步优化流程,1-6月份,审批提速69.66%,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9%。重点加快主城区危旧房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小城市培育试点等各类工程建设,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管理各项工作。
  一、主动作为,推进以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的住房建设
  紧紧抓住房屋征收、融资贷款、异地房源三条工作线,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作取得有效进展。一是房屋征收工作稳妥实施。全部完成31片零星片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社会稳定评估报告。集中片已启动2个项目房屋征收,涉及居民近1300户。二是融资贷款工作成效显著。主动多次和银行对接,并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到最大额度的贷款,有效解决了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异地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异地安置房源区确定后,制定宣传推介手册,多次组织现场看房,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居民故土难离情怀,目前已有部分签约居民选择了异地安置房源。
  “两改”项目已开工12个、回迁1个。“棚改”已开工20个、涉及居民1.4万余户,申请中央棚改专项资金1.2737亿。完成《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编制工作,组织大企业对接100家新型农村社区,城阳、崂山、开发区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4个、社区服务中心29个。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2300套、完工1399套。
  二、多措并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从源头着手,制定实施计划,出台配套的规章制度,创新各项工作机制,破解工程难题,强化工程督导,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重庆路改造工程地下管线工程完成逾8成,路面工程已开工建设。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四流路跨线桥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疆路快速路工程桩基施工完成74%,墩柱施工完成51%,承台施工完成66%,电力迁改工程完成15.6%。太原路立交桥梁箱梁已完成10联。长沙路跨铁路桥梁工程完成扩大基础10个、墩柱10个。未贯通道路打通工程扎实推进。
  建筑工务局组建后,研究制定了我市政府投资项目集中建设管理办法,加快建立统一分工、集中管理的新体制。接手介入南九水路老年公寓项目等9个公共事业项目,通过加强协调督促、前期手续并联报审、土石方开挖和项目主体建设分步实施等措施,项目进度进一步加快。
  三、全力以赴,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青发〔2012〕13号),全部24项工作我委牵头14项、参与6项。组织实施《青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城市管理考核纳入了青岛市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认真牵头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谐城管”创建、“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城市管理徒步巡查等4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城市照明、防汛(清雪)等5项行业管理。以市容环境整治行动为切入点,全面落实各类技术导则要求,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是世园会周边环境整治取得成效。积极协调相关区开展工作,已完成61项整治项目,栽植各类苗木共约14.3万株;拆违94处,约3.79万平方米;整治门头牌匾、户外广告535处,约6900平方米;整治建筑立面24万平方米。二是市政道路综合整治压茬推进。第一批整治项目已开工6条、完工5条,第二批整治项目代建、设计已招标,施工、监理招标正在准备中,路名牌、检查井、重要桥梁限高设施整治工作正按计划开展。三是商业区亮化提升行动实现突破。针对各区亮化集中控制系统服务中断情况,多次协调各区亮化主管部门、施工单位,逐步解决协调难度大、维修费用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切实加强和规范海水浴场的管理,《青岛市海水浴场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城市防汛准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实现了六区四市统筹调度;切实组织好陆域浒苔处置工作,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资源化利用浒苔肥200吨。
  四、积极协调,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我市小城市培育试点正式启动,首批试点选在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莱西市姜山镇、即墨市蓝村镇和黄岛区泊里镇。一是抓政策配套。制定了《青岛市落实〈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配套政策》,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等10大方面、配套制定了27条具体政策条款。二是抓规划修编。组织全国一流规划设计机构,编制和修编5个试点小城市总体规划。三是抓项目落地。坚持每周一报大项目开竣工情况,每月调度一次大项目洽谈签约落地情况。四是抓企业参建。组织到烟台龙口市南山集团学习考察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经验;建立了由40家大企业组成的企业资料库;开通了大企业与市、区(市)、镇三级网上交流平台;4次组织大企业到小城市试点镇考察。5个试点小城市先后与7家大企业签约,促进4个项目落地,7家大企业与试点小城市有合作意向。
  五、抢抓机遇,推进生态建设扎实开展
  抓住城市绿化有利时机,开展好环境整治行动,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一是“植树增绿”大行动稳步实施。通过强化沟通协调抓开工、严格基本程序抓建设、注重集中调度抓进度、坚持徒步巡查抓质量,深入推进植树增绿行动,全市完成新改建绿地297公顷,栽植各类乔灌木685万株,完成道路绿化改造75条,建设绿道33公里,完成立体绿化60处,庭院绿化92处,启动并实施山头绿化整治6个,绿化山体5.55万平米。二是高架桥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围绕胶宁高架桥、杭鞍高架桥、大桥接线等3条主要高架桥桥体挂箱绿化,对高架桥24处桥下空间实施综合整治及绿化美化,对城区26处过街通道实施整治。三是过城河道整治工程顺利实施。多次和相关区政府对接,现场协调解决工程推进。目前海泊河流域河道整治的防洪工程除挡潮闸以下河段外,其他河段均已完成,主要绿化景观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李村河、张村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正全力推进。四是建筑节能工作扎实开展。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到100%,节能建筑占建筑竣工面积的比例为100%。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已完成4.9万平方米,53.3万平方米正在施工,47.8万平方米正积极开展招投标和筹措资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已开工110万平方米,完工60万平方米。蓝色硅谷核心区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集中示范等5个项目已通过验收并网发电。保税区金太阳集中应用示范等6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获得补助资金3.04亿元。青岛昌盛日电公司将价值14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捐赠给2014青岛世园会青岛园区回馈社会。公共建筑节能和大型公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20栋建筑中新安装了能耗监测设备,并完成证大大拇指广场、即墨服装批发市场节能改造,改造面积达1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推广进展顺利,完成15个绿色建筑项目设计标识评价工作,约占全省25%。农村建筑节能示范顺利推进,即墨市移风店镇上泊村开展农村节能住宅示范项目已全面展开。
  六、强化保障,为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以“五项制度”整合凝聚全系统力量,迅速推进双月奋战和集中专项服务活动。坚持定向服务联系制度,由委班子成员分片联系服务建设系统19个对口单位,围绕区(市)重点项目、一谷两区等重点区域、世园会建设等重点工程,解难题,破瓶颈,促开工。坚持现场办公制度,实行硬性约束,促使问题在项目建设一线解决。5-6月份,委班子成员共深入工程项目296次,解决企业发展和工程推进中的问题876个。坚持重点项目驻点制度,成立了市南、市北、李沧3个危旧房改造驻区现场办公室,建立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3个联络协调小组,为项目推进搭建更高效便捷的平台。坚持联动审批制度,统筹优化项目审批全流程,实行容缺受理、并联推进、提前介入。坚持主动对接服务制度,每周调度对口联系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确定项目服务联络员,建立项目推进台账,做到逐一登记,跟踪推进,一抓到底。
  二是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全委深入开展“讲文化、学业务、提素质”学习实践活动,深刻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重点掌握好统筹城乡发展、危旧房改造、加快小城市培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思路和根本要求。结合近年来出台的20多部建设行业法规规章,开展各项业务培训,并邀请住建部专家讲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地方性法规;开展建设法规百题知识竞赛活动;专题组织办公室业务培训、消防安全培训、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培训等,全方位提升系统全员专业素质。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经常性工作。严格执行节假日公车集中停放规定,严禁公车私用,被市纪委通报表扬;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切实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充分发挥“两线一网”(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纠风网)、常态化网络在线问政等的沟通桥梁作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